首页 > 被掩藏的旅行宝地--埃塞俄比亚

埃塞俄比亚


埃塞俄比亚在古希腊语中意为“被太阳晒黑的人民居住的土地”。

是人类的发祥地,有着3000多年的文明史,曾经创造了青尼罗河流域辉煌的文明。

整个国家平均海拔近3000米,素有“非洲屋脊”之称。

虽然地处热带,但因地势较高,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在10摄氏度至27摄氏度之间。

令其它非洲的邻国嫉妒的是,较高的海拔带来的温和气候让这个埃塞俄比亚没有风沙之害、灼热之苦。

作为拥有悠久历史散发着神秘意味的古老国家,埃塞俄比亚有着灿烂的文化、旖旎的风光,同时也是美女辈出的地方,号称非洲“美女之国”。

 

 部落文明 

埃塞俄比亚著名的原始部落有:

摩西部族(Mursi Tribe唇盘族)、哈莫部族(Hamer)、卡洛部族(Karo Tribe身体绘画)、阿里部族(Ari Tribe)、孔索(Konso)、大三尼奇部族(Dassanetch Tribes)等原始部落。

他们的生活及文化还保留在几乎原始的状态。

然而面对现代文明的冲击及埃塞俄比亚政府即将对这一区域丰沛的水力资源的开发,原住民将迁移到其它地区,这些古老的传统及习俗究竟还能保持多久呢?


唇盘族:

唇盘族真正的称呼是摩尔西族,他们是埃塞乃至非洲最令人惊奇的部族。

 

他们之所以被叫做唇盘族,是因为族中的女性都要将嘴唇和耳垂割开,然后在其中塞入泥盘,将之越撑越大。

对于我们这些外人来说,真是看着就疼。

当地记载,很久以前,阿拉伯人入侵埃塞,为了防止被阿拉伯人将族中的妇女掳走,当地人选择以这种自残的形式毁容,从而确保了部族的繁衍。看来残忍,但这也是无奈之举。

如今,埃塞政府已下令禁止这种行为,年轻人中戴唇盘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哈莫尔族

 

哈莫尔族以跳牛仪式和鞭笞仪式而出名。

在哈莫尔族,男子需赤身裸体从一排牛上跑过而不摔下,才能证明自己是个真男人,之后再结婚生子。不跳牛的也能结婚生子,但是生下来的孩子都是不合法的。

所以,为了孩子,还是跳吧……

鞭笞仪式则是在跳牛仪式之前举行。年轻的哈莫尔姑娘们围成一圈,让部落的小伙子们用鞭子来抽自己。抽的越狠,证明那个小伙子对你越有意思。

姑娘们的背上都被抽的血淋淋的,而姑娘们反而还非常高兴……

 

卡洛族

每个卡洛族的族人,都是奥莫河谷的人体艺术家!


卡洛族人喜欢在人体上描绘出各种花纹,镶嵌装饰品。远远一看,每个人身上都是无颜六色的,野性而又充满时尚感。

在求爱时,卡洛族的男人们会盛装上场,在身上带上漂亮的羽毛。

看起来,这里的男人也是蛮臭美的哦~

 

随着近几年奥莫河谷现代化的进程加快,这些独具特色的部落文化已经逐渐处于消亡之中了。

对于当地人来说,步入生活条件更好的现代生活,这是一件好事。

不过,想体验原始文明魅力的游客们,可要抓紧时间了!

 

 独特的风景 

除原始部落外,东北部地区达纳基尔洼地有如天堂般的自然风光有,虽然这里交通状况极差、生存环境恶劣、地区冲突比较严重,但或许正是“无限风光在险峰”。

埃塞俄比亚东北部地区的达纳基尔洼地是全世界气温最高、海拔最低、地壳最薄的地区之一。

所以此地呈现出复杂的地质地貌,多处有活跃的活火山。其中包括世界上最著名的“地狱之门”艾塔阿雷火山,该火山景象极为壮观,常年岩浆沸腾呈岩浆湖状。

达洛尔硫磺火山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陆地火山,火山表面白色的盐床上布满黄色的硫磺体,整个地形呈现出绿色、红色、黄色和白色,有盐池、矿物质温泉,还有间歇泉。

多彩的颜色来源于硫磺和其它氯化物和氧化物作用的结果,荒凉的不毛之地,却又色彩斑斓,加上这里的高浓度酸性水含酸度达90%以上,一个如此美丽而又致命的地方。

达纳基尔洼地靠近与厄立特里亚有争议的边境地区,因此该地区形势并不稳定,要去该地区必须要有军队的保护。

整个行程除个别路段是中国人帮助援建的公路外,其它大部分路段都是在无人无路的沙漠戈壁、火山熔岩中狂奔穿行,一路酷热、颠簸、风餐露宿。

达纳基尔盐矿场地一片白雪霭霭,一队队由盐工牵引的骆驼、毛驴运输队零零落落,缓缓而行。

在世界最高温、最严酷、最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区,达纳基尔盐矿的几百名矿工们,在没有任何劳保防护的情况下,延续着千年的传统采盐方式,艰辛劳作且报酬极低。

蓝天下,太阳投射到运输队,将光影斜洒在这片空旷、富有而荒漠的大地,在感叹大自然的无私馈赠的同时,我们又为这里每天劳作的盐工和运输牲畜的生存状态而痛惜。

所幸的是一条公路已修到了这里,也许用不了多久这种古老而又传统的采盐方式将退出人们的视野。

也正因如此,这些迷人的很少被外界知晓,游客数量也不如其他东非国家。

要说给埃塞做个评价的话,那一定是这句:

被掩藏的旅行宝地  未发掘的域外胜景


与我们一般印象中的非洲美景不同,说到埃塞俄比亚的景点,只有一个字的评价:

奇景一:拉利贝拉城岩石教堂


从公元四世纪开始,埃塞人就开始信仰基督教中的东正教,而他们的圣城便是拉利贝拉古城。

拉利贝拉古城中,最出名的便是11座岩石教堂。

岩石教堂,听到这名字你可能认为它是用岩石建起来的,实际上,这里每个教堂,都是从一整块大岩石中“挖”出来……


据说,12世纪时,埃塞国王拉利贝拉梦见神谕:“在埃塞俄比亚造一座新的耶路撒冷城,并要求用一整块岩石建造教堂”。

于是国王便安排了2万多人,挖了24年,硬生生在岩石中雕凿出了11座教堂来。

拉利贝拉有多牛逼?当年,耶路撒冷在被穆斯林占领后,一度有人倡议,将拉利贝拉奉为新的耶路撒冷。

来到这里的人,都会为石中教堂这种奇景所折服。拉利贝拉又被人称为“非洲奇迹”,1979年收入世界遗产名录之中。

拉利贝拉岩石教堂商业化气息很淡。在这里,更多的是对上帝的信仰,以及信仰带来的安宁恬淡。

整个埃塞俄比亚,拉利贝拉的岩石教堂,你绝对不能错过!

奇景二:达纳吉尔凹地


拉利贝拉之奇,在其人文景观;达纳吉尔之奇,在其自然景观。

达纳吉尔凹地环境极为恶劣——由于特殊的地形,这里的热气难以发散,气温常年在50摄氏度以上。

但是,每一个来这里的人都不会后悔。

在达纳吉尔凹地,你可以看到世界上最奇妙的地质景观,足够你铭记一辈子。

1、Erta Ale熔岩湖:


来达纳吉尔凹地,必去Erta Ale熔岩湖,当地人称为“地狱之门”。

世界上,目前只有6个熔岩湖,Erta Ale熔岩湖就是其中最古老的一个,是埃塞俄比亚最活跃的火山口。

站在湖边,面前的岩浆就像一碗热汤,在你面前翻滚沸腾,连声音都那么相似,真的超!级!可!怕!

去玩的时候,千万小心啊!掉下去,那可是连渣渣都不剩!

2、Dallol火山

离Erta Ale熔岩湖以北25公里的地方,便是Dallol火山。

相对来说,这里没Erta Ale熔岩湖那么刺激。

 

Dallol火山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火山口,这里气温极高,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硫磺味。

此情此景,宛如地狱。

这里曾是海底火山,地壳运动后变成了陆地,海水则在烈日下不断蒸发,最终形成了厚达一公里的盐盖。

经过与地底喷出的硫磺及各种氯化物、氧化物不断作用,盐盖的最终呈现出白、黄、红、绿等多色混杂的奇异景象。

 

妥妥的,世界末日的景象啊。难怪有人说,来到这里,感觉自己回到了火星表面。

3、持枪侍卫与采盐工

 

来达纳吉尔凹地玩,一路会有持枪侍卫守护你,个个都扛着AK-47,相当霸气。

之所以会有持枪侍卫守护,是因为2012年在这里曾发生过恐怖袭击事件。

为了表达捍卫景区安全的决心,当地政府调集大军,一举端掉了那伙袭击者的老巢,并且在每队游客出行时,都安排士兵跟随保护。

那之后,武力袭击游客的事再未发生。看着士兵们手里的枪,安全感油然而生!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人群是在Dallol火山地区采集盐块的阿法尔族盐工们。

盐是Dallol火山地区赐予阿法尔人的礼物。

古时候,这里的盐与黄金同等价值。生活在这里的阿尔法部落,世代以采盐,如今已有千年的历史。

炙热的太阳下,阿法尔人将盐块从地下挖出,修成四四方方的形状,装上骆驼背上的框中。

之后,驼队将顶着烈日,穿越沙漠与荒原,将盐块送往各个城市。

 

这,就是阿法尔人的生活。

每年4-9月,达纳吉尔气温极高,这个时间是无法安排进入游玩的。

除此之外,盐工们多为穆斯林,周五要祷告休息,是不干活的。

所以,来达纳吉尔凹地玩,一定要注意安排好时间!


奇景三:奥莫河谷(Lower Omo Valley)


来奥莫河谷,主要看当地的土著——各种各样奇怪的土著部落。

奥莫河谷位于埃塞俄比亚西南部,从位置上来看属于边疆地区,经济落后。

在河谷内,生活着50多个不同的部落民族。由于很少受到外界文明的打扰,这些部落至今仍过着最原始的生活,很多传统的习俗都被保留了下来。


当然,埃塞俄比亚的神秘美丽之处当然不仅仅这些,它的魅力之处实在太多太多,若时间充裕的话,可以好好逛逛埃塞俄比亚。

下面几个景点,推选备用:

提格雷教堂(Churches of Tigray)

建在悬崖峭壁上的教堂,想过去,可得化身蜘蛛侠才行~

瑟门山国家公园

看狒狒卖丑,看野山羊攀岩的好地方,山景也是相当不错的!

哈勒尔城

埃塞最有意思的旅游城市,城内寺庙林立,逛到哪里,你都能看到历史建筑。

埃塞俄比亚还是个华人很多的国家。在埃塞,到处都能看到搞建设的中国人。

这不,前两年,中国人刚帮埃塞修好了一条铁路。

总的来说,埃塞人对中国人还是蛮友好的。

去埃塞游玩的时候,不妨仔细观察一下,看是不是这样哦~

 

埃塞俄比亚这个国家,颇为奇特...

19世纪的时候,大半个非洲都沦为了殖民地,埃塞俄比亚却非常坚挺。

当年,意大利派了一万多人的军队出征埃塞,结果却差点被埃塞人全歼了。

可能是因为埃塞人从未被殖民过的缘故。

去了埃塞,你会感觉这里的人非常有精气神,这大概就是民族自信心影响的结果吧!

除了战斗力比较高,埃塞还有一个优点:美女多!

这一点,应该算是共识了。

埃塞人有阿拉伯人血统,所以肤色都是淡淡的咖啡色,加之身材高挑苗条,是当之无愧的“黑珍珠”,世界小姐大赛上经常能见到她们的身影。

说起非洲姑娘,大家想到的估计都是这几点:黝黑的皮肤,宽鼻梁宽嘴唇,丰满的身材,奇怪的服饰发型。

然而!埃塞俄比亚的妹子绝对能改变你的看法。

和我们印象中的非洲女孩子不一样,埃塞俄比亚的妹子大都身材苗条,鼻梁高挺,皮肤细腻且呈现出健康的咖啡色。

即使是审美观完全不同的中国汉子们,看到这些妹子也是要忍不住流口水的……

她们是这样的;


是这样的;


还有这样的;


有没有让你眼前一亮,觉得比印象中的非洲姑娘要好看很多?

那么,问题来了:同样都是黑人,为什么埃塞俄比亚的妹子,长得就是要好看些呢?

原因一: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埃塞妹子之所以比其他国家的妹子都要水灵,其中一点就是埃塞俄比亚的水土好啊!

与撒哈拉以南非洲其他国家不同,埃塞俄比亚地处热带,但是境内主要是东非高原,全年平均气温在15度左右,四季如春,和咱们国家的昆明差不多。

再加上埃塞俄比亚的降水丰富,向来有“东非水塔”的称号。

没有日晒风吹,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出来的女孩子,自然是水灵灵的啦。

原因二:

得益于优越的气候条件,埃塞俄比亚很早就发展出了文明,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

在文明古国成长起来的人,自然也受到了那浓厚的文化底蕴的熏陶。

因而,埃塞尔比亚的妹子,大多举止文明得体,且能歌善舞。

在埃塞的街头,你能明显的感觉到,这里的女孩子和其他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不同,她们要更有气质一些。

▼世界小姐选拔也常能见到埃塞妹子


原因三:

然而,以上两点都是辅助的。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埃塞俄比亚的人种,根本不是黑人。

至少,埃塞俄比亚人是这样认为的。

在埃塞人的传统中,他们一直认为自己是白色人种的后裔,而非黑人。你要是称呼埃塞人为黑人,他们会很不开心的。

这一点,从埃塞俄比亚的国名就能看出端倪。

“埃塞俄比亚”在古希腊语中,为“被太阳晒黑的人所居住的土地”之意,而之前的国名“阿比尼西亚”则源于阿拉伯语,这个名字的含意就更清晰了:“混种人”。

时间回到两千多年前,在公元前900年-公元前450年期间,埃塞俄比亚曾有个商业贸易发达的帝国,主要靠掌控欧洲与印度之间的贸易而发家致富。

在这个帝国中,曾有一位风情万种的女王,名曰示巴女王。


这位女王听说以色列有位智慧超群的所罗门王,什么问题都能解开。按捺不住好奇的女王带着侍从,千里迢迢前往耶路撒冷,想要一睹所罗门王的智慧。

来了耶路撒冷之后,示巴女王和所罗门王侃侃而谈,两人侃的话题从天上到地下,从过去到未来,从科学到哲学。

不管女王问所罗门王什么问题,开挂一样的所罗门王总是能够回答出来。

不知不觉,两人就互相产生了爱慕之情,干柴烈火,一点就着。

至于之后的事,嘿嘿,你们知道的~

等到示巴女王回到埃塞俄比亚的时候,她已经有了孩子,命为艾布纳·基哈姆,意为“智慧之子”,也算是蛮名副其实了。

艾布纳·基哈姆继承王位,还曾专门去耶路撒冷面见过自己的生父所罗门王,并带回了一些以色列侍卫回来。

至今,在埃塞仍有世界上唯一的黑皮肤犹太人,称为贝塔以色列人,便是这些侍卫们的后裔。

不管这个传说是真是假,现代的埃塞俄比亚人,都认为自己是示巴女王与所罗门王的后代,并以此为荣。

和纯种的黑人相比,埃塞俄比亚倒是和南美洲国家的人种相似,混血的特征明显。

如今的南美国家,如巴西、玻利维亚、委内瑞拉等,美女那可是出了名的,个个都是长相佳,身材好,皮肤呈现出健康的咖啡色。

这个情况,和埃塞人如出一辙,从他们的外貌上来看,的确是混血儿无疑。


至于究竟是和犹太人混的血,还是和阿拉伯人混的血,都有可能。

对于我们这帮吃瓜群众来说,不管混的是哪个人种的血,只要好看就行了。